管理者:与时间有关的6个法则

13 十一月, 2025

今天这篇文章是讲与时间有关的6个法则。

一、0.6秒法则

凡是可以节约0.6秒作业时间的改善都值得管理层高度重视,这就是0.6秒法则。

0.6秒法则告诉我们,管理者要鼓励来自员工的小改善,保护员工改善热情,这种热情一方面促进成果形成,另一方面容易因此形成改善文化。

为什么是0.6秒?早先工业界测量作业时间用的是"十进制",0.6秒是最小计量单位,100个0.6秒相当于1分钟。

0.6秒的说法之前就已经存在,作为法则在我的《高效能班组长的七项技能》一书中首次提出。

二、6秒法则

要发脾气,先忍住6秒,这就是6秒法则。这是一个用于情绪管理的法则。

一个人情绪失控或发脾气,会带来糟糕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裂常常因为情绪失控下所说的过头话令对方无法释怀。

6秒法则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法则,运用这个法则就是察觉自己情绪波动时,提醒自己忍住6秒。

6秒足以使一个人平静下来,避免在情绪状态下做出莽撞决定或行为。

三、30秒法则

30秒内将一件事说清楚,这就是30秒法则。

30秒法则源自麦肯锡的一个故事。麦肯锡一位业务员拜访客户,该业务员在电梯口碰到了客户负责人,负责人请业务员在共乘电梯的30秒内讲清自己的业务,业务员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后来,麦肯锡提炼出30秒内讲清一件事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有四个要点:先说结论(或观点),让对方明了你的目的或看法;再阐述核心论据(三个左右),直抓重点、语言简练,④事先对对方有所了解,这样可用对方听得懂且感兴趣的语言表述出来

30秒法则是强化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法则。

四、2分钟法则

2分钟法则源自GTD(Get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法。该法则指出,如果一件事可在2分钟内完成,不妨先将之处理掉,这样腾出时间与精力处理其他事务。

GTD时间管理法需要将相关事务罗列出来,然后按四个步骤进行处置。

1、是否需要做?

如果不需要,则放弃或搁置。

2、事务处置是否复杂?

如果复杂,则应制定相应计划。

3、事务是否可以2分钟内做完?

如果可以,则着手将其完成。

4、是否需要自己做?

如果不是,则交给他人;如果是,则明确何时去做。

GTD时间管理法是对事务分类处置进而提升时间效率的一个方法。

五、25分钟法则

25分钟法则,指一个人集中精力工作、学习25分钟,则应该休息一会,以确保人的专注度与时间效率。

25分钟法则源自一位意大利人发明的番茄工作法,该发明人用的计时器为番茄形状,故将之命名为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以30分钟为一模块,其中25分钟工作或学习,5分钟休息。每进行4个模块时,则应休息一个较长时间如半小时。

运用番茄工作法可较好解决因有畏难心理,难以启动任务,②心不在焉,难以集中精力这两类问题。

从以往实践来看,番茄工作法在学习中(如背英文单词)的运用价值显著。

六、21天法则

21天法则指,一个人如果坚持做某件事21天,则容易养成习惯。

在21天中,每7天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适应阶段,第二阶段为认同阶段,第三阶段为内化阶段,进而养成一个新的习惯。

21天只是一个简略的数字,具体的情况因人因事而异,然而习惯的养成确实需要经历"适应、认同与内化"这三个阶段。

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巴尔扎克说,时间是人拥有的全部财富,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资源搜索: @lovouchat333  TG频道:@MFDYTG 免费、公益、订阅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
AD友链:①枫铃网 ②网站导航 ③O520 ④情兽文学 ⑤学习Hexo ⑥在线网盘 ⑦在线图床 ⑧免费空间 ⑨枫铃社区 ⑩域名分发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