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a principal |
Ir a lateral
今天和闺蜜聊了下天, 她女儿比我女儿小半岁,从怀孕到现在,一直都是全职带娃,没有上班。闺蜜回我,不上班有好有坏。远离职场的勾心斗角,不用看领导脸色,不用挤公交地铁,不用早九晚八,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同为妈妈,我理解你的心情,想像我一样陪伴女儿成长,但我更加建议你在不上班前,做好以下7个准备。不急着辞职,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请假,完完全全按照"不上班"的节奏过7天。早起叫醒娃,送她去上学,然后回家。下午再接娃回来,一起吃晚饭,开启晚上的亲子时光。7天下来,如果你觉得比上班还累,不能适应这样的节奏,那大概率还没准备好不上班。房租/房贷、水电宽带、物业燃气、买菜吃饭、购物支出、人情往来,甚至包括偶尔买感冒药的钱,都要算进去。算出每个月最低开销,再✖️6,至少撑半年,这是和你老公必须攒够的"保命钱"。别等辞职了再慢慢找赚钱的路,现在的大环境,大概率会慌到失眠。现在就利用下班、周末时间,把你想做的事试起来。想做手工就先做几个挂网上,想做剪辑就先剪几个短视频发布,想做咨询就先给朋友免费答疑练手,积攒经验。很多人辞职后过得不好,不是因为没赚到钱,而是因为家人不理解。提前和另一半好好聊,说清楚你的计划、准备的钱、想做的事,争取他们的支持。不然一边应付赚钱的压力,一边应对家人的质疑,心态会崩掉。不上班不是"摆烂到底",给自己定个规矩:比如试做自媒体,3个月没起色就换方向,换赛道。比如做小生意,投入的钱不能超过"保命钱"的 20%。成年人的清醒,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转弯。比如做设计的,别放弃学新软件;做运营的,别断了和行业的联系。万一以后想回去上班,或者需要一份稳定收入过渡,也能快速衔接。手里握着 "能上班" 的底牌,不上班的时候才更有底气。上班的时候有同事、领导,哪怕吵吵闹闹,也有人陪着。不上班后,很多时候都自己一个人待着,没人催、没人管,很容易迷茫。学会自己给自己找动力,比如完成一个小单子,奖励自己一顿好吃的,或者心仪很久的物品;达成一个小目标,和家人一起短途旅行。不上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冲动辞职后,既没赚到钱,也没找到方向。当你做好了这些准备,不上班就不是逃避,而是选择,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