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安装宝塔-20分钟快速安装

01 十一月, 2023

宝塔5.9.2 NAS-32位安装教程

本教程可安装在所有32位NAS版本上-通用

安装前有重要东西备份好,此教程属于覆盖式安装

告别传统超级慢的安装模式-你可能要花几个小时+环境配置又几个小时

现在你只需要1条命令20min即可安装宝塔+配置好的环境

首先下载安装包-大约1.17G使用的是天翼网盘
NAS_BT32_1.17G
访问码:8ggc
直连下载链接
NAS_BT32_1.17G

把下载的安装包拷贝到U盘,插入机顶盒

1.盒子输入命令
cd /
ls /mnt/sda1
tar -zxvf /mnt/sda1/NAS_BT32_TY.tar.gz -C /

恭喜你,出现下图就代表你成功安装宝塔了

然后reboot重启

重启后出现下面的界面

然后就可以开心滴访问你的宝塔了(IP:8888)


 

终于实现了照片备份到NAS的终极方案

为什么要存到NAS

一直不愿意用一些云相册或者网盘之类的服务来备份和保存自己的照片,主要是两个原因:

  1. 不想自己的隐私被这些服务方一直视奸,你传上去的照片视频肯定会被这些服务方扫描一遍的,就算没有私密的照片,我也接受不了隐私被这样侵犯
  2. 不想自己的数据被绑架,毕竟数据是别人手上,哪天别人要跑路或者涨价,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过于尝试的方案

    群晖 moments

    最开始NAS装了群晖,于是就用了群晖自带的moments来同步照片.用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些问题:
  3. moments app几乎不再更新,体验不算差,但绝对不好,老婆总是抱怨ios上这不好用那不好用
  4. 与群晖绑定,因为必须搭配moments服务端一起使用,所以你没有任何别的选择,这让我感觉很被动

现在似乎群晖已经淘汰moments了,出了新的群晖photos,这个我没有试用过,因为群晖硬件还是太贵了,现在已经改用Unraid了

PhotoPrism - 超好用

不得不说PhotoPrism确实太好用了,我最喜欢它的一点是他的兼容性很强,你只要丢给它一个目录,他就能处理里面的所有照片,并且可以在各个维度进行检索,对于超大量的照片来说真的很好用.

但问题就在于PhotoPrism只有服务端,把照片同步到NAS这个动作还要我自己想办法来完成

PhotoSync - 不值得这个价格

这个app的功能还是可以的,但是它的UI和交互是在是有点古老,我还需要专门用一个app来进行同步这个事情,最重要的是要付费才能用,我觉得不太值得,放弃.

Nextcloud - 移动端app太差

Nextcloud作为网盘来说挺好用的,我尝试使用Nextcloud的移动端来同步相册照片.但我真的安装了安卓端app后,连接了我https反代后的URL居然直接崩溃了,完全没法用,放弃.

Alist + Pho + Rclone + PhotoPrism - 终极方案

这个方案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各个环节都不是耦合的,去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影响到其他环节,每个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替换其中的某个部分.

Alist

官网https://alist.nn.ci/zh/
负责把各种可用的储存映射成webdav,支持各种云盘网盘以及本地储存
Alist

Pho

官网https://pho.tools/
负责通过webdav上传照片到Alist映射的储存
它很好的一点是支持加密后上传,这样就可以在网盘上做二次备份,在能避免隐私泄露的前提下多一层数据保险
而且我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用这个app来浏览我本地和已经上传的照片,这个app的UI和交互都很好,可以直接用它来代替系统自带的相册
Pho

Rclone

官网https://rclone.org/
负责把Alistwebdav映射到NAS的文件系统内,来把照片喂给PhotoPrism

PhotoPrism

官网https://www.photoprism.app/
最终的"集大成者",全家所有设备备份的照片最终全部喂到这里,即使是海量照片也能根据它快速索引到自己想找的照片
PhotoPrism

最终效果

平时手机上浏览和上传

使用Pho浏览本地和最近上传的照片

查找和浏览过去某个时候的照片

根据信息用PhotoPrism检索即可


 

Ubuntu 20.04.6 LTS系统armv7l架构下安装LNMP全家桶

16 十月, 2023

在Ubuntu 20.04.6 LTS系统armv7l架构下,以下是安装LNMP(Linux, Nginx, MySQL, PHP)的详细步骤:

步骤1:更新系统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步骤2:安装 Nginx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步骤3:安装 MySQL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在安装过程中,系统将提示你为MySQL的"root"用户设置密码。请记住这个密码,因为稍后在安装PHP的时候可能会用到。

步骤4:安装 PHP

sudo apt-get install php-fpm php-mysql

步骤5:配置 Nginx 使用 PHP

首先,备份默认的 Nginx 配置文件:

sudo cp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bak

然后,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Nginx 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找到以下部分并做相应修改: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nginx-debian.html;

改为: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nginx-debian.html;

找到以下部分:

#location ~ \.php$ {  #       include snippets/fastcgi-php.conf;  #  #       # With php-fpm (or other unix sockets):  #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php7.4-fpm.sock;  #       # With php-cgi (or other tcp sockets):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取消注释并修改为:

location ~ \.php$ {          include snippets/fastcgi-php.conf;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php7.4-fpm.sock;  }

找到以下部分:

# deny access to .htaccess files, if Apache's document root  # concurs with nginx's one  #  #location ~ /\.ht {  #       deny all;  #}

取消注释:

location ~ /\.ht {          deny all;  }

保存并关闭文件。

步骤6:重启 Nginx 和 PHP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load nginx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hp7.4-fpm

这样你就成功在 Ubuntu 20.04.6 LTS 下安装了 LNMP 环境。你可以通过创建一个 PHP 信息页面来测试环境是否正常工作。

echo "<?php phpinfo(); ?>" | sudo tee /var/www/html/info.php

然后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your_server_ip/info.php,如果看到 PHP 信息页面,那么说明你的 LNMP 环境已经安装成功。

PS:可以不修改文件内容,仍然可以使用

Docker文件迁移到TF卡或者U盘,最大限度减少空间占用

14 八月, 2023


简介: 在docker的使用中随着下载镜像越来越多,构建镜像、运行容器越来越多, 数据目录必然会逐渐增大;当所有docker镜像、容器对磁盘的使用达到上限时,就需要对数据目录进行迁移。

前置工作
在迁移前确认迁移的目标目录空间是否充足
在迁移时需停止docker服务,务必在平台不使用时进行迁移

使用以下命令查询当前docker数据目录安装路径:
docker info | grep "Docker Root Dir"

下文以/mnt/mmcblk1p1/docker 这个TF卡上的路径作为要迁移的新 Docker 安装(存储)目录为例子,对于安装在U盘的,一般是/mnt/sda1/,可以使用 df -h命令自行确定外挂存储路径

迁移方案
方法一:软链接
停掉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op docker

根据上面查到的路径,移动整个/var/lib/docker目录到数据盘的目的路径(没有rsync命令时需安装rsync):
sudo apt-get install rsync
rsync -avzP /var/lib/docker /mnt/mmcblk1p1/
参数解释:
-a,归档模式,表示递归传输并保持文件属性。
-v,显示rsync过程中详细信息。可以使用"-vvvv"获取更详细信息。
-P,显示文件传输的进度信息。(实际上"-P"="--partial --progress",其中的"--progress"才是显示进度信息的)。
-z, 传输时进行压缩提高效率。

备份数据目录
mv /var/lib/docker /var/lib/docker.bak

添加软链接
ln -s /mnt/mmcblk1p1/docker /var/lib/

重新启动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启动 Docker 之后,Docker 写入的路径依然是 /var/lib/docker ,但是因为软链接的设置,实际已经是往新的目录写入了。至此,完成了 Docker 安装(存储)目录的迁移。

通过上述方法完成迁移之后,在确认 Docker 能正常工作之后,删除原目录备份数据:
rm -rf /var/lib/docker.bak

方法二:修改默认存储路径
直接移出数据,并修改docker默认存放路径位置

停掉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op docker

根据上面查到的路径,移动整个/var/lib/docker目录到数据盘的目的路径(没有rsync命令时需安装rsync):
sudo apt-get install rsync
rsync -avzP /var/lib/docker /mnt/mmcblk1p1/

修改配置默认路径
在EXECStart后面添加--graph=/mnt/mmcblk1p1/docker/

vim /usr/lib/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
在最后手动加上
ExecStart=/usr/bin/dockerd --graph=/mnt/mmcblk1p1/docker
按Esc后输入:wq退出编辑

重启docker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start docker

查看docker数据存储目录
docker info | grep "Docker Root Dir"
看一看是不是Docker Root Dir: /mnt/mmcblk1p1/docker

确认之前的镜像是否还在
docker images

通过上述方法完成迁移之后,在确认 Docker 能正常工作之后,删除原目录数据:
rm -rf /var/lib/docker

方法三:通过mount挂载的bind命令
备份 fstab文件
cp /etc/fstab /etc/fstab.$(date +%Y-%m-%d)

停掉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op docker

根据上面查到的路径,移动整个/var/lib/docker目录到数据盘的目的路径(没有rsync命令时需安装rsync):
sudo apt-get install rsync
rsync -avzP /var/lib/docker /mnt/mmcblk1p1/

将备份保存
mv /var/lib/docker/ /var/lib/docker.bak

通过mount挂载的bind命令将新位置挂载到老位置

创建挂载点

mkdir /var/lib/docker  mount --bind /mnt/mmcblk1p1/docker /var/lib/docker  mount -a

创建开机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最后一行添加
/mnt/mmcblk1p1/docker /var/lib/docker none bind 0 0
按Esc后输入:wq退出编辑

挂载

mount -a

如有必要重启服务器确认是否成功迁移
reboot

通过上述方法完成迁移之后,在确认 Docker 能正常工作之后,删除原目录备份数据:
rm -rf /var/lib/docker.bak

 

纯小白玩海思机顶盒NAS系统:系统刷好第一步要做什么?

13 八月, 2023

作为一个没有正式接触过linux系统的纯小白,当刷完盒子系统后,其实整个人都是懵逼状态,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让盒子按自己的需求来工作。经过不断琢磨和请教,总算有了些许心得。因为都是身为小白的我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此刻总结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更多刚摸到门槛的弟兄们。

由于本人实在是"太白",所以描述都是很业余的,希望各路大神不吝赐教,帮忙修改完善,谢谢!

下面,我基于自己的需求,把配置的步骤分别列出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修改。以下操作均是在盒子系统终端后台中操作

第一步、修改系统管理员密码:

系统默认root账号的密码为1234,ubuntu账号的密码为ubuntu,下面我们输入以下命令进行修改:

passwd root 或 passwd ubuntu

在New password: 和Retype new password: 重复输入相同的自设密码,即可修改对应账户的密码。

系统反馈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意为修改成功,如修改失败,注意区分英文大小写,且确保两次输入的密码一致。

第二步、支持exFAT分区格式:

如果希望盒子外接exFAT分区格式的U盘或硬盘,需要输入以下命令让系统支持:

sudo apt-get install exfat-fuse exfat-utils

安装完成需重启盒子,才能正确识别exFAT分区内文件,输入以下命令:
reboot

第三步、更改个人网盘h5ai的默认存档位置(或叫修改或添加软链接):

由于盒子emmc的容量始终是有限的,一般都会外挂U盘或硬盘来扩容,这时我们想把个人网盘h5ai的默认存档路径更改到外置盘上,就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备注:我的外置U盘挂载为/mnt/sda3,下同。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路径):

mkdir -p /mnt/sda3/files #意为在U盘根目录新建files文件夹。

ln -s /mnt/sda3/files /var/www/html/files/files #意为把h5ai网盘里的files文件夹的软链接,连接到U盘的files文件夹,这样就可以在h5ai里直接查看和下载U盘files文件夹里的文件。

chmod -R 777 /mnt/sda3/files #意为给U盘files文件夹赋予完全读写权限。

以上即完成了h5ai下files文件夹对应到u盘下files文件夹的连接。

假如我们想删除该连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行:

rm -rf /var/www/html/files/files #即可删除h5ai网盘的files文件夹。

切记,不能误删除/var/www/html/files文件夹!

第四步、修改h5ai、webdav(两者相同)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

这一步非常重要,本人就因为使用530版固件(网盘没有访问限制)时没注意这点,差点导致自己的隐私信息外泄!还好现在最新的0808版固件已经增加了h5ai网盘访问限制功能,但我们还是要尽快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跟我来做:

echo -n 'XXX:' | tee /etc/nginx/passwords.list #意为设置XXX为用户名,根据需要修改XXX为自定用户名。

openssl passwd -apr1 | tee -a /etc/nginx/passwords.list #意为修改密码,输入后会要求输入2次自定密码并自动保存。

nginx -s reload #重启nginx,使设置生效。

以上已完成了盒子nas系统的初步设置,下一篇我将分享samba的安装、添加samba的用户名和修改密码,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http://zengjun.zicp.net:620/blog/index.php/archives/4/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