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rayA-GIU界面管理

15 四月, 2024

Docker
Docker 镜像内集成了 V2Ray 内核,因此内核无需额外被安装。

Docker 是一个以服务生产环境而开发的应用平台,在使用 Docker 部署之时,我们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运维一台服务器所必须的知识,同时也理解了容器化的概念与 Docker 的基础操作。如若不然,请使用其它更加简单的部署方式。

以下命令假定你在 root 用户下操作,如果你所使用的用户不是 root,那么你可能需要 sudo 或 doas 命令来进行提权操作。

方式一:始终使用最新版
获取镜像
docker pull mzz2017/v2raya
运行 v2rayA
停止正在运行的版本(如果存在):

docker container stop v2raya  docker container rm v2raya

运行 v2rayA:

V2RAYA_V2RAY_BIN 的值应当是 /usr/local/bin/v2ray 或 /usr/local/bin/xray,默认的核心是 xray。
如果你的宿主系统使用原生的 nftables,那么就把 V2RAYA_NFTABLES_SUPPORT 设置为 on。
如果你的宿主系统使用 iptables,那么可以通过 IPTABLES_MODE 变量来指定后端,将该变量的值设置为 nftables 将使用 nft 后端,设置为 legacy 将使用传统后端。
以下是一个使用传统后端的示例:

docker run -d \    --restart=always \    --privileged \    --network=host \    --name v2raya \    -e V2RAYA_LOG_FILE=/tmp/v2raya.log \    -e V2RAYA_V2RAY_BIN=/usr/local/bin/v2ray \    -e V2RAYA_NFTABLES_SUPPORT=off \    -e IPTABLES_MODE=legacy \    -v /lib/modules:/lib/modules:ro \    -v /etc/resolv.conf:/etc/resolv.conf \    -v /etc/v2raya:/etc/v2raya \    mzz2017/v2raya

如果你使用 macOS 或其他不支持 host 模式的环境,在该情况下无法使用全局透明代理,或者你不希望使用全局透明代理,docker 命令会略有不同:

docker run -d \    -p 2017:2017 \    -p 20170-20172:20170-20172 \    --restart=always \    --name v2raya \    -e V2RAYA_V2RAY_BIN=/usr/local/bin/v2ray \    -e V2RAYA_LOG_FILE=/tmp/v2raya.log \    -v /etc/v2raya:/etc/v2raya \    mzz2017/v2raya

查看状态:

docker container stats v2raya
方式二:获取指定版本
Docker 允许用户同时下载不同版本的 v2rayA。通过错开端口等操作,用户还可以运行多个不同版本的 v2rayA。

获取镜像
获取最新的版本号:

Latest_version=$(curl -L "https://api.github.com/repos/v2rayA/v2rayA/releases/latest" | grep 'tag_name' | awk -F '"' '{print $4}' | awk -F 'v' '{print $2}')  echo $Latest_version

如果你不需要最新的版本,你也可以访问 Docker 镜像仓库 查找所需的版本。比如,你需要 1.5.8 版本,那么将 $Latest_version 替换为你所需的版本即可。

获取 Docker 镜像:

docker pull mzz2017/v2raya:$Latest_version
运行 v2rayA
使用 docker 运行 v2rayA:

docker run -d \    --restart=always \    --privileged \    --network=host \    --name v2raya \    -e V2RAYA_LOG_FILE=/tmp/v2raya.log \    -e V2RAYA_V2RAY_BIN=/usr/local/bin/v2ray \    -e V2RAYA_NFTABLES_SUPPORT=off \    -e IPTABLES_MODE=legacy \    -v /lib/modules:/lib/modules:ro \    -v /etc/resolv.conf:/etc/resolv.conf \    -v /etc/v2raya:/etc/v2raya \    mzz2017/v2raya:$Latest_version

如果你使用 MacOSX 或其他不支持 host 模式的环境,在该情况下无法使用全局透明代理,或者你不希望使用全局透明代理,docker 命令会略有不同:

docker run -d \    -p 2017:2017 \    -p 20170-20172:20170-20172 \    --restart=always \    --name v2raya \    -e V2RAYA_LOG_FILE=/tmp/v2raya.log \    -v /etc/v2raya:/etc/v2raya \    mzz2017/v2raya:$Latest_version

查看状态:

docker container stats v2raya
更新 v2rayA
使用 获取镜像 中所提到的命令获取最新版本的镜像,然后停止当前容器:

docker container stop v2raya  docker container rm v2raya

最后使用 运行 v2rayA 里面所提到的命令运行新版本 v2rayA。更新 v2rayA 之后,你可以考虑删除旧版本镜像。

卸载命令-做一下docker命令卸载容器科普
1.1.容器停止卸载命令
1.docker ps -找到d882f6a2bf6a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v2rya/shehenme什么什么的最前面的id:d882f6a2bf6a,就是这个,每个人的不一样自己查。
2.容器停止docker stop空格 -后面跟上你查询到的id:d882f6a2bf6a完整命令示例:docker ps d882f6a2bf6a
3.docker rm空格 -后面跟上你找到的id:d882f6a2bf6a--命令解释;docker rm删除的意思

2.1.v2raya镜像删除
1.docker images -查询docker v2raya的镜像文件一样的找到最前面的id
2.docker rmi 空格 加上你查询到的id-注意这里删除镜像的命令有所区别

最后说有问题的这是配置参考;照着葫芦画瓢:

                        ` **看完了把,说明也弄好了,别愣着点赞阿...**`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
 

在海纳思机顶盒安装1panel面板并调试


  1. 最近一直沉迷于海纳思机顶盒制作自己的nas,但最后觉得海纳思运行自己写的一些网站玩玩会更爽,所以尝试了几种服务器管理面板,其中宝塔面板太大,无法流畅运行,所以找了1panel面板。
  2. 1panel比宝塔小,但功能比较齐全,个人玩玩还是够用的,其中遇到了好多问题,都一一击破,现在开始从0入手1panel。

安装1panel


  1. 打开终端后台 安装docker和1panel
    // 安装docker命令
    apt update && apt install docker.io
    //然后再安装1panel
    curl -sSL https://resource.fit2cloud.com/1panel/package/quick_start.sh -o quick_start.sh && sudo bash quick_start.sh

mv100wifi一键安装脚本

07 四月, 2024


https://bbs.histb.com/d/18-wifi里面提供了mv100安装WIFI驱动的方法,但是我感觉过程还是太麻烦了。
于是我写了一个脚本可以直接安装WIFI驱动并使用图形界面连接wifi
安装命令:
wget https://mirror.ghproxy.com/https://github.com/benbenhuo/hinaswifi/raw/main/hinaswifi.sh && bash ./hinaswifi.sh
感觉华为源太慢顺便换成了清华源,不喜欢可以用这条命令换回华为源
sed -i "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epo.huaweicloud.com|g" /etc/apt/sources.list
脚本写的不怎么好勿喷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
 

广电云盒极速版DVC-8178 CW刷Ubuntu教程

02 四月, 2024


配置:1g+8g
网口:1000m(实际测速只能稳定到10m/s) 带usb3.0 不带sd卡插槽
还是先上盒子图:


先跑马:
Reg Version: v1.5.0\
Reg Time: 2019/03/07 09:58:03
Reg Name: hi3798mv2dmd_hi3798mv200_DDR3-1866_1GB_16bitx2_4layers.reg

Fastboot 3.3.0 (jenkins@ubuntu) (Dec 03 2021 - 15:34:08)

Fastboot: Version 3.3.0
Build Date: Dec 3 2021, 15:36:15
CPU: Hi3798Mv200
Boot Media: eMMC
DDR Size: 1GB

发现cpu不是高安cpu 可以放心的刷机了

跑马接线和其他的略有不同 中间需要跳过一个针口

上图为接口位置

上图为ttl刷机线口

使用修改好的fastboo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AbgiM9F3UiMSzpzD3o_wQ?pwd=4edq 提取码: 4edq

导入官网下载的hi3798mv200的固件包到hitool fastboot选上面链接内的,这里需要注意默认fastboot为1m 这里需要修改成2m,然后点一下 其他的也会自动加,然后就可以刷了

温馨提示
如果没有你的固件可以备份自己系统里的fastboo使用
如果刷ubuntu超过1m为2m时,fastboot需要通过hitool跑马修改参数
具体修改如下:开机盒子-》在hitool终端不停的按ctrl+c
1、进入fastboot后,输入printenv打印目前参数
2、修改bootcmd参数
setenv bootcmd 'mmc read 0 0x1FFFFC0 0x1800 0xA000;bootm 0x1FFFFC0'
3、修改bootargs参数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AMA0,115200 root=/dev/mmcblk0p6 rootfstype=ext4 rootwait blkdevparts=mmcblk0:2M(boot),1M(bootargs),20M(kernel),384M(rootfs),700M(backup),-(ubuntu)'
修改完成后然后输入
saveenv
强制重启电视盒子即可。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
 

让你的系统,扩容512m系统空间


先说原理:
海纳斯的备份分区,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并且还浪费了512m系统空间,因此我就在想能不能把这部分空间利用起来,然后就产生了移除原有Swap文件,把备份分区,变成Swap分区的想法,这样就能让系统多出来512m系统空间了。当让你也可以把它换成Swap内存。

详细操作步骤

  1. 查看当前Swap状态
    首先,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系统当前的Swap使用情况:
    swapon --show

  2. 确认并定位备份分区
    利用lsblk命令列出所有的分区,以确定哪个是您要转换成Swap分区的备份分区。
    lsblk
    最新版本的hinas 备份分区是:/dev/mmcblk0p8 或者 可以看哪个分区占用的512m,一般就是备份分区了

  3. 关闭并删除现有的Swap文件
    为了优化空间,需先关闭并删除现有的Swap文件:
    sudo swapoff /swapfile
    sudo rm /swapfile

    执行这两条命令后,原有用于Swap的文件就被删除了,释放出了相应的空间。

  4. 格式化备份分区为Swap分区
    把备份分区格式化为Swap分区:
    sudo mkswap /dev/mmcblk0p8
    此步骤会将/dev/mmcblk0p8分区初始化为Swap分区。

  5. 修改Swap创建脚本和配置文件
    更新系统启动时的Swap设置,首先创建或更新swap-create脚本,以便在启动时自动使用新的Swap分区:
    备份原脚本:
    cp /sbin/swap-create /sbin/swap-create.bak
    创建新脚本:
    sudo tee /sbin/swap-create <<-'EOF'
    #!/bin/bash
    swapFile="/dev/mmcblk0p8"
    swapon "$swapFile"
    swap=$(free -h | grep Swap | awk '{print $2}')
    echo "Swap total size: $swap"
    exit 0
    EOF

并确保脚本可执行:
chmod +x /sbin/swap-create

运行swap-create脚本:
systemctl restart swap-create.service

然后,更新/etc/fstab文件,确保新的Swap分区在启动时自动挂载:
sudo sed -i 's|/swapfile|/dev/mmcblk0p8|' /etc/fstab

  1. 最终确认
    重新启用Swap并查看:
    sudo swapon --show

执行lsblk确认新的Swap分区已经启动:
lsblk
通过上述步骤,您不仅将备份分区有效地转换成了Swap分区,还通过删除之前根分区创建的Swap文件,减少了根分区的占用空间。这促使系统既优化了空间利用,也保证了更高效的内存管理。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