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翻脸,降熵就行

26 九月, 2025

职场里,谁没遇到过几个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的人?可能是抢功甩锅的同事,可能是吹毛求疵的领导,也可能是故意找茬的合作方。遇到这种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要么当场翻脸吵架,要么背后吐槽抱怨,可最后往往发现:翻脸只会让矛盾更僵,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问题不仅没解决,还把自己的工作状态搞得一团糟。

其实,对付"讨厌的人",没必要非要 "硬碰硬"。有个更聪明的办法,叫 "降熵"。不用跟对方针锋相对,也不用委屈自己忍气吞声,只要把彼此关系里的 "混乱感" 降下来,就能让自己活得轻松,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先搞懂:到底什么是"降熵"?

"熵" 本来是个物理学概念,说的是 "一个系统里混乱的程度"—— 熵越高,系统越乱;熵越低,系统越有序。比如一间没人收拾的屋子,衣服扔满地、杯子到处摆,这就是 "高熵";把衣服叠好、杯子归位,屋子变整齐,就是 "降熵"。

放到"讨厌一个人" 的场景里,"熵" 就是你和对方之间的 "混乱关系":可能是你看到对方就烦躁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对方导致的工作僵局,也可能是你心里翻来覆去的纠结 ——"他怎么这么讨厌""要不要跟他掰扯清楚""下次他再这样我该怎么办"。这些混乱的情绪和纠结的想法,就是 "高熵状态",会消耗你的精力,影响你的判断,甚至让你做出冲动的决定,比如当众翻脸,最后把事情搞得更糟。

"降熵",就是把这种 "混乱关系" 变得 "有序":不被对方的行为牵着走,不陷入负面情绪里,用更冷静、更有条理的方式处理彼此的互动,让关系从 "互相消耗" 变成 "互不干扰",甚至 "能正常配合"。简单说,就是 "不让讨厌的人打乱你的节奏,更不让他影响你的心情"。

比如同事总抢你的功劳,你要是当场跟他吵,不仅会让整个办公室尴尬,还可能被领导觉得"你格局小、爱计较"—— 这就是 "高熵";但如果你选择 "降熵":先平静下来,下次做项目时,主动跟领导同步进度,把自己的贡献清晰地体现在汇报里,同时不跟同事正面冲突,只是减少不必要的私下接触,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成果,又没让矛盾升级,关系就变得 "有序" 了,这就是 "降熵" 的效果。

所以,"降熵" 不是 "忍气吞声",也不是 "讨好对方",而是 "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把混乱的关系拉回正轨,不让对方成为你的'情绪干扰源'"。

二、再落地:对付讨厌的人,3 个实用的 "降熵方法"

知道了"降熵" 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用。其实不用复杂的技巧,记住 3 个方法,就能轻松把和 "讨厌的人" 之间的 "高熵" 降下来。

(一)"情绪隔离":别让对方的 "错",变成你的 "情绪内耗"

很多人之所以被"讨厌的人" 搞得崩溃,不是因为对方做了多过分的事,而是因为自己 "忍不住想"——"他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在针对我""他故意拖我进度,就是不想让我好过""我要是不反击,他会不会觉得我好欺负"。这些翻来覆去的想法,会像 "情绪病毒" 一样,把你的心情搅得一团糟,这就是 "情绪熵" 太高。

"情绪隔离" 就是把 "对方的行为" 和 "你的情绪" 分开,不让他的错,消耗你的精力。具体怎么做?记住两句话:"他的问题,归他;我的情绪,归我"。

简单说,"情绪隔离" 就是 "不跟对方的行为'较劲',只跟'解决问题'较劲"—— 对方再讨厌,也别让他的行为变成你心里的 "疙瘩",毕竟你的情绪,比他重要多了。

(二)"关系极简":减少不必要的互动,把 "混乱接触" 变 "有序配合"

"讨厌的人" 之间的 "高熵",很多时候是因为 "互动太乱":比如私下里总跟他聊无关的话题,结果被他抓住你的小辫子;比如什么事都跟他一起做,结果被他拖后腿;比如明明不想理他,却因为 "怕得罪人" 而勉强自己应付,最后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关系极简" 就是 "把和对方的互动变得'简单、明确、有边界'":该配合的工作正常配合,不该有的私下接触尽量减少,不让无关的互动增加关系的 "混乱度"。

具体怎么做?分两步:

第一步,"划清互动边界"

明确"哪些事需要跟他打交道,哪些事不用"。比如你和讨厌的同事在同一个项目组,工作上的沟通必不可少,但私下里的聚餐、闲聊就可以拒绝。比如他约你 "周末一起吃饭",你可以说 "周末我有事,下次吧";他跟你聊八卦 "你知道 XX 最近怎么样吗",你可以说 "不太清楚,我还有工作要做,先忙了"。这样既没得罪他,又减少了不必要的私下接触,避免因为闲聊产生新的矛盾。

第二步,"规范互动方式"

如果必须跟他合作,就把"口头沟通" 变成 "书面沟通",把 "模糊的约定" 变成 "明确的规则"。比如同事总在私下跟你说 "这个工作你帮我做一下,下次我帮你",结果他从来没帮过你 —— 这就是 "互动不规范" 导致的混乱。下次他再找你帮忙,你可以说 "我现在手头有 XX 工作,可能没时间帮你。如果确实需要帮忙,咱们可以跟领导说一下,明确一下分工,这样大家都清楚该做什么";或者用微信跟他沟通,把 "帮什么忙、什么时候要、有没有回报" 都写清楚,避免后续扯皮。

再比如领导总临时给你加活,导致你自己的工作做不完,你可以跟领导说"领导,我现在手头有 XX、XX 两项工作,预计 XX 时间完成。如果再加新的工作,可能会影响之前的进度,您看能不能优先安排其中一项,或者给我调一下截止时间?"—— 这样把工作安排 "明确化",既让领导知道你的情况,又避免了 "他随意加活,你委屈接受" 的混乱状态。

"关系极简" 的核心是 "不勉强自己跟讨厌的人'搞好关系',只保证'必要的互动能正常进行'"—— 毕竟职场里,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朋友,能 "互不干扰、正常配合",就是最好的状态。

(三)"目标聚焦":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用 "自我成长" 对冲 "关系混乱"

很多人被"讨厌的人" 困扰,是因为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了对方身上:"他今天又做了什么讨厌的事""他是不是又在背后说我坏话""我一定要比他做得好,让他刮目相看"。结果越关注对方,越容易被对方影响,甚至把自己的节奏都打乱了 —— 这就是 "注意力熵" 太高。

"目标聚焦" 就是 "把注意力从'讨厌的人'身上移开,放回自己的'目标'上":你想提升什么能力?你想完成什么工作?你想在职业上达到什么高度?把精力放在这些事上,用 "自我成长" 来对冲 "关系混乱",让对方再也没法影响你的进度。

所以,"目标聚焦" 不是 "逃避对方",而是 "用更重要的事,把对方的'干扰'比下去"—— 当你忙着成长、忙着实现自己的目标时,讨厌的人就会变成 "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再也没法打乱你的节奏。

三、最后看透:"降熵" 的底层逻辑,是 "掌控自己,而非改变别人"

其实不管是"情绪隔离""关系极简",还是 "目标聚焦","降熵" 的底层逻辑都只有一个:你无法改变讨厌的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 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行为,掌控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之所以在"讨厌的人" 面前陷入 "高熵",是因为总想着 "改变对方":"我要让他知道他错了""我要让他变得不那么讨厌""我要让他尊重我"。但现实是,你根本没法改变别人 —— 讨厌的人不会因为你翻脸就变得不讨厌,也不会因为你抱怨就改变自己的行为。你越想改变他,越会觉得无力,越会陷入混乱,最后把自己拖垮。

"降熵",就是放弃 "改变对方" 的执念,转而 "掌控自己":

不改变对方的"讨厌行为",但掌控自己的 "情绪反应"—— 他再讨厌,你也能保持平静,不被他激怒;

不改变对方的"做事方式",但掌控自己的 "互动边界"—— 他再想麻烦你,你也能明确拒绝,不被他拖累;

不改变对方的"态度",但掌控自己的 "成长节奏"—— 他再想打压你,你也能专注提升,不被他影响。

职场里,遇到讨厌的人是常态,但被讨厌的人影响,就是你的选择。与其花时间跟他翻脸、跟他较劲,不如试试"降熵":隔离情绪,简化关系,聚焦目标。当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时,那些讨厌的人,自然会从你的 "麻烦",变成 "不值一提的小事"。

毕竟,你的时间和精力,值得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成长自己,比如实现目标,比如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那些讨厌的人,就让他们待在自己的 "混乱" 里,而你,要活在自己的 "有序" 里。


推荐一个内部隐藏资源搜索群: @lovouchat333
欢迎投稿(技术分享、原创教程)至本站机器人: blog#mige.eu.org
AD友链:①枫铃网 ②Ripncn's blog ③O520 ④情兽文学 ⑤枫铃社区 ⑥在线网盘 ⑦xongyi blog ⑧免费空间 ⑨枫铃社区



0 comments: